新浪资讯

14岁初中女生弑母:子女有这三种行为要小心

新民周刊

关注

弑亲案绝不是天降意外,凶案发生前往往已有征兆。请给未成年人多一点关爱,防患于未然永远优于亡羊补牢。

“14岁少女弑母藏尸案”这两天让不少人唏嘘不已。

为什么会发生这种事?怎么会有孩子要杀掉自己的父母?有没有办法减少类似悲剧的发生?……人们不禁发出一连串的疑问。

其实,弑亲案绝不是天降意外,凶案发生前往往已有征兆。相关专家从大量弑亲案中总结出一些规律↓↓ 子女有这三种行为要小心>>

3月17日,巴彦县公安局官方公众号发布警情通报。通报称,巴彦县公安局兴隆镇派出所接到辖区民警刘某财报警,称其儿媳妇庄某在家中被杀,年仅14周岁的女生刘某某系死者女儿,有重大作案嫌疑,其在13日零时许已被警方抓获。

经审,刘某某对与其母亲庄某发生矛盾,将其杀害的事实供认不讳,嫌疑人刘某某已被依法刑事拘留。目前,案件在进一步侦办中。

可以说,现实中的弑亲案打破了人们对家庭所有的美好想象。“父慈子孝,尊老爱幼,家庭是安全的避风港,即使偶有矛盾,也能恢复到相亲相爱”——这样的图景,在弑亲案里完全不存在。

1

若不是家里人忙着春种,或许刘某某的母亲还会是村里人口中那个“跟陌生人跑了”的女人。

据媒体报道,该案发生于黑龙江省哈尔滨市巴彦县兴隆镇兴乐村。2020年12月3日,14岁的刘某某与母亲发生口角后将母亲残忍杀害。之后,小小年纪的她非但没有慌张,反而用毛巾将血迹擦净,并将母亲的尸体装入编织袋,拖到了一旁的冷库内。

这一藏就是好几个月。

据当地村民介绍,刘某某的父亲、祖父母都在外地打工。家中除了她和母亲,还有一个七八岁的弟弟。事发时,弟弟去上学了。

但刘某某杀害母亲后没过几天,她的爷爷奶奶就回家了。发现刘母不见后,刘某某谎称母亲和别人跑了。连被什么样式的车拉走,那人长什么样都编得有鼻子有眼。当时,两位老人也没多想,就以失踪报的案。爷爷还把她送到了上海由她爸爸照顾,并在上海一所技校上学。

直到今年春天,爷爷刘某财准备春种,收拾仓房时,才发现了刘母的尸体并报警。

刘某某也和她爸爸坐飞机回到了村里。那时,家里人谁都没有想到凶手会是眼前的这个小女孩。

之后,巴彦县公安局刑侦大队经查后,锁定了刘某某有作案嫌疑,便将她带回公安局并连夜突审。经警官耐心开导教育,刘某某交待了杀害母亲的全过程。

2

“2020年,检察机关起诉涉嫌犯罪的未成年人3.3万人。”最高人民检察院检察长张军3月8日向十三届全国人大四次会议作最高检工作报告时,公布了这个数据。

事实上,针对近年来未成年人犯罪低龄化、暴力化的态势,特别是考虑到一些未满14周岁的未成年人用残忍手段实施暴力犯罪,今年3月1日起施行的刑法修正案(十一)将我国的最低刑事责任年龄从14周岁下调至12周岁,规定:已满12周岁不满14周岁的人,犯故意杀人、故意伤害罪,致人死亡或者以特别残忍手段致人重伤造成严重残疾,情节恶劣的,经最高人民检察院核准追诉的,应当负刑事责任。

此外,为处理好未成年人犯罪预防与相关惩治、矫正、保护、教育的关系,修订后将于6月1日起施行的《预防未成年人犯罪法》规定,未成年人实施有刑法规定的行为、因不满法定刑事责任年龄不予刑事处罚的,经专门教育指导委员会评估同意,公安机关可以决定对其进行专门矫治教育。

最高人民法院院长周强则在3月8日下午作最高法工作报告时表示,对未成年人犯罪,坚持教育、感化、挽救方针,但对主观恶性大、手段残忍、屡教不改的依法惩处。

上海市法学会未成年人法研究会副秘书长田相夏在接受笔者采访时表示,若刘某某系作案凶手但当时不满14周岁,则不必承担刑事责任。原因在于,“已满十二周岁不满十四周岁的人承担刑事责任”的相关规定系《刑法修正案(十一)》新增,而该修正案在今年3月1日正式实施。换言之,不满14周岁的人若在今年3月1日前实施犯罪但在3月1日后被揭露,应当根据刑法“从旧兼从轻”原则适用旧法,不承担刑事责任。

根据最高检去年6月发布的《未成年人检察工作白皮书(2014—2019)》显示,近年来,未成年人犯罪数量在连续多年下降趋于平稳后有所回升,侵害未成年人犯罪数量呈上升态势。

数据显示,2014年全国检察机关受理审查起诉未成年人严重犯罪35414人,2019年下降到18172人,降幅达48.69%。

但稳中有变,好中有忧。未成年人犯罪数量有所回升,未成年人聚众斗殴、寻衅滋事、强奸犯罪人数上升。最高检第九检察厅厅长史卫忠介绍说:“流动未成年人犯罪所占比例2018年降到了58.53%,2019年又上升到64.48%。这反映出加强流动涉罪未成年人管理、帮教工作非常重要和迫切。”

“当前未成年人犯罪总体形势趋稳向好,但极端个案发生的数量值得警惕。”田相夏强调道。

在田相夏看来,刑法修正案(十一)对我国的最低刑责年龄作下调顺应了大众期待,“但下调刑责年龄的效果到底如何?同时,为了寥寥极端案件调整法律的合理性和必要性在业内也尚未达成共识”。

此外,除了极端个案,田相夏补充道:“目前,未成年人犯罪也有了新的特点,如智能犯罪、网络犯罪呈上升趋势。”

3

这样一桩人伦惨剧,让人看了心里真不是滋味。案件发生后,村民和女孩所在学校的老师都表示女孩平时很文静。

“这个孩子平时不出门。”一位村民称,平时很少见到刘某某,印象中刘某某比母亲个子更高一些,不太说话。

但刘某某喜欢玩游戏,村里有人传言刘某某捅了母亲之后还在打游戏……

“比起如何惩罚,我们更应该关注未成年犯罪的原因。为什么一个女孩会残忍杀害自己的母亲。”田相夏表示。

数十年来的犯罪学和心理学研究,从大量弑亲案中,确实总结出了一些规律。统计显示,凶杀案发生的频率本来就不高,全球大概在每十万人里6人左右。而弑亲案仅占凶杀案里的大概2%~4%,属于绝对的小概率事件。但从古自今,从东到西,各种文化各种族群里,都发生过弑亲案。

曾经为100多个弑亲案凶手做过心理评估的犯罪学家凯瑟琳·海德(Kathleen Heide)曾表示:“唯一没有发生弑亲案的大陆是南极洲,主要是因为南极洲上没有长居的人类。”

在弑亲案的受害人里,数量最多的是生父,其次是生母,第三位是继父,第四位是继母。而弑亲案的凶手里,儿子多过女儿——儿子大概占85%,女儿仅占15%。另外,儿子常常单独作案,而女儿更倾向于找同谋一起作案。

从凶手的年龄来说,成年人多过未成年人。海德统计过弑亲案里的7860个凶手,最多的是成年男性占69.1%,其次是未成年男性占16.1%,再其次是成年女性占11%,最后是未成年女性占3.8%。也就是说,孩子养到成年了,并不意味着父母就能轻松,假如家庭的相处模式不健康的话,父母反而可能要面临来自孩子的反噬。

此外,海德将弑亲案凶手主要分为三类:第一类,严重精神疾病患者;第二类,曾被严重虐待者;第三类,自私危险的反社会人格。

最后笔者想说,弑亲案绝不是天降意外,凶案发生前往往已有征兆。请给未成年人多一点关爱,防患于未然永远优于亡羊补牢。

来源:新民周刊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