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浪网

用无人农机在新疆种棉花,这家企业1年营收超2亿,为上百县城打造种植“神器”

小饭桌

关注

确定不再关注此人吗

美国一线长期作业的农民占全美人口的2%,而在中国这个数据为40%,我国农业的现代化与数字化程度有待提高,急需新兴科技力量入局。通过无人农机、智能监测系统来进行农业作业,不仅能大幅提高生产效率,也将推进整个农业现代化进程。

作者 柴容

编辑王艳

2016年,无人驾驶还未出圈,但惠达科技的无人农机已经“活跃”在中国的田间地头。农民只要设置好作业模式,无人农机便自动稳定播种,不会出现人工播种作业的错行、漏行等问题。

除了有高精度的自动导航系统辅助外,在惠达科技的智能监测系统辅助下,农机还可以精准监测耕地深度和面积、判断秸秆等的打捆数量、出药剂量等等日常作业情况。

实时监测提高了作业效率,也让打造智慧农业有数据可依。这使得惠达科技的农机智能系统一年可以出货10万多台,覆盖了上百个县市区的近2亿亩土地,市占率高达50%。

成立于2016年的惠达科技,一方面通过智能系统帮农民种植,另一方面在沉淀了大量农田种植的有效数据基础上,也开始和农民“共赴一线”,在新疆等地种植上千亩棉花,探索“无人农场”,为更多的大田种植提供更高效的标准化方案,深入到农业产业服务的上下游。

融资方面,惠达科技2021年2月获得万物资本及浅石创投的股权融资。

高效农业第一步:

实时监测&核心数据留存

从哈尔滨工业大学毕业后,张宇先进入了华为担任产品经理,随后2003年,张宇开始首次创业,主要方向为数据存储系统。2015年,张宇作为联创,成功将爱数软件的估值做到10个亿。也是这一年,他发现了一个新的方向,2016年,他创办了惠达科技。

张宇回忆,他当时正在美国,除了肉眼可见的中美在农业现代化程度上的差距外,他调研发现:美国的土地种植面积是中国的1.5倍,但在一线长期作业的农民却只占全美人口的2%。而根据国家统计局最近的数据,中国农村人口数量有57661万人,占比为41.48%。

悬殊的人效差距让张宇一方面感叹中国农业现代化的滞后,另一方面也意识到农业是被新兴科技忽视的蓝海。张宇决定从零开始做起。

他想解决的第一个问题,就是农作物的实时监测和核心农业作业数据的留存——因为这是提高作业效率的第一步。

惠达农机服务云平台

“其实当时政府以及农业产业上下游都想给农业作业提供专业化的指导,但中国农田的实际耕种状况决定了我们只能依靠大量人力来访谈和现场核查,没有可分析的农业大数据,人力指导成本高、效果难以持续,精准和高效的作业无从下手。”张宇说。

彼时,政府正处在大力保护种植土地的阶段。在东北,为了减少黑土地的流失,政府提供了数十种农业工艺来规范农民种植,例如“桔梗还田”、“深度翻土”等,但在实际的田埂地头,农民在作业过程中,甚至不知道自己哪一环节做得不对,政府下乡指导人员即便教授了正确的方法,也无法在后续操作中实时监控。

发现这个痛点后,惠达科技很快开始研发智能探测系统,保证农民种植的全过程可视化、可量化。

农民只要把惠达的智能探测系统外置在农机上,就可以实时精准地监测耕地深度、面积、判断秸秆等的打捆数量、出药剂量等等, 遇到作业深度不达标、作业面积重复等操作,系统会启动警报模式,提醒作业人员调整作业方式并给予及时反馈。而这个过程中的所有数据都在系统中得以留存,形成农业大数据的基础。

这样的冷启动切入点,让惠达科技很快获得大量农民用户群。农民可以通过调整种植方式等一系列操作迅速提升效率,而政府也能够通过数据达到保护耕地、提升精准作业的目的。

这些数据同时还可以在金融、数字农业等多个农业产业服务中得到应用。以此为基础,惠达科技开始围绕农民耕种中的痛点,来打造更多的种植“神器”。

种植“神器”迅速占领市场

在高精度自动驾驶系统辅助下,农机可以设置好作业深度、作业速度、单位面积油耗等等来达到想要的耕田效果。耕田过程中农机基本不错行不漏行,误差在2.5cm之内。比如在棉花种植期间,“自动驾驶系统”就是农民的“播种神器”。除了作业精度高,还可以7*24h稳定作业,大大提高效率,不误农时。

惠达科技自动驾驶农机

在市场占领上,惠达科技依靠智能探测系统的销售构建了全国性的销售和服务网络,全国有300 多个合作代理商,与绝大部分的农业合作社开展了业务合作。

惠达科技还会通过电商渠道,和农机厂的前装厂合作,出售零部件、自动化传感器,自控板、自动驾驶系统等软硬件。

目前惠达科技的智能系统一年出货量在10万台左右,已经覆盖了超2亿亩农田,市占率达50%。2020年,惠达通过所销售设备能收集超过1 亿亩农田的作业数据,占中国耕地面积近10%。

这些已深入到中国上百县区田间地头的智能设备,成为了惠达科技的核心竞争力之一。

在万物资本投资人高法璞看来,这些已经深入一线作业者心里的渠道是很难被替代的。

他表示,“中国农业正在加速进入规模化和集约化生产的阶段,惠达通过多种硬件IOT设备解决了多种种植场景的需求,从早期的作业监控切入,逐渐发展到种植精准化和数字化业务,同时积累了过亿亩的农田作业数据,为未来的智慧农业和数字化业务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2020年惠达科技销售收入已实现2.5亿,2021年预计翻一番,实现5个亿的销售收入。”张宇透露,每年收入的20-30%都会用于产品的研发和迭代。在团队上,惠达科技有400多人,大多是技术研发人员。

探索无人农场

除了不断自研种植“神器”外,惠达科技还成立专业种植团队,与黑龙江省农科院、新疆的石河子大学合作,种植了棉花、玉米和水稻、马铃薯等不同种类的重要农作物。比如2020年惠达科技在新疆种了1000多亩的棉花,预计今年要覆盖全国20多个农场,其中与北大荒农场已经合作了60万亩地。

张宇认为,比起对标国际上先进的种植手段,现阶段更有意义的是,先“打败”隔壁小规模种植的传统农民。“我们要能种过他们,比他们种得更稳定、成本更低”。

对惠达科技而言,自己租地自己种,一方面能验证自己的产品解决方案,另一方面还要摸索出更标准化的组织方式。

张宇提到,农业不像其他互联网行业迭代很快,除了自己的产品外,惠达科技会把市面上几乎所有的科技产品都拿来试一试,通过不断的“试对”和“试错”,来保证产品持续迭代和创新。

未来三年,惠达科技更想完成更系统化、更标准化的无人化种植方案。张宇认为:“中国农业目前太分散了,未来10年一定会向更集中化、规模化的方向发展”。

2020 年北斗组网和新冠疫情也催化了农业的信息化和集中化,农业机械设备的自动化无人化也得到进一步重视。

农机是农业里的产线,好比制造业里的生产线。和打造“无人工厂”这类工厂整体解决方案类似,惠达科技希望下一步做好农田的整体解决方案。

在惠达科技的平台上,种植不再是印象中的苦力活,农民能成为运筹帷幄的“工程师”。“以往传统种植只能做到人均几十亩,而未来在更高效的科技产品和组织方式加持下,对于简单作物农民人均可以管理3000亩,复杂作物则至少人均管理1000亩。”

发布于:北京

特别声明:以上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不代表 新浪网观点或立场。如有关于作品内容、版权或其它问题请于作品发布后的30日内与 新浪网联系。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