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浪网

氢能源渐成燎原之势四大方向构筑全产业链

巨丰投顾

关注

确定不再关注此人吗

最近一段时间,氢能源走势强劲。我们在11月19日指出氢能源可能是下一阶段市场最为明确的机会之一。近期多家头部券商纷纷发布研报,剖析氢能源的机会,我们一起来读一读,找一找其中的机会点,看看券商的观点与市场的选择是否一致。

政策推进利好持续,氢能源市场前景广阔

近期,受益于行业政策利好不断,氢能源板块持续受到提振,据报道称,经过较长时间的规划研讨之后,国家氢能顶层设计有望加快对外发布。北京、上海、广东、山东、河北、四川、重庆等省市纷纷推出相应的发展规划。

作为碳中和政策重要的一环,近年来,氢能源行业的发展迅猛。据《中国氢能源及燃料电池产业白皮书2020》数据,在2030年碳达峰情景下,我国氢气的年需求量将达到3715万吨,在终端能源消费中占比约为5%,可再生氢产量约为500万吨,部署电解槽装机约80GW。

氢生产-氢储运-加注-燃料电池氢应用构成了整个氢能-燃料电池产业链

氢能上游可分为灰氢、蓝氢、绿氢三类;绿氢由于完全没有碳排放而具有较高的成长空间。目前国内的氢气生产主要来源于有着低成本优势的石化企业灰氢资源,而蓝氢则成为灰氢过渡到绿氢的重要阶段。熟悉了这一点,就不会对很多煤炭股(比如美锦能源)为什么也夹杂在氢能源概念中跟风上涨而产生疑惑了。

绿氢制备的成本关键在于新能源发电的电价与电解槽,其中又以电价为主要成本。目前,光伏制氢是绿氢主要发展的途径,一方面,随着光伏产业的持续发展,电价成本有望下降,另一方面,光伏制氢可作为解决光伏发电消纳的重要途径,起到储能的效果,此外,碳税也将为光伏制氢带来竞争力。所以,隆基股份等光伏龙头,最后一波炒作,实际上是借助于氢能源。而近期光伏上游面临产能过剩,隆基股份、中环股份纷纷对单晶硅进行降价,降幅在5%~12%之间。当然,上游降价,对于下游的光伏电站以及电解氢是有利的。

除制备环节外,储存运输及终端应用也具有很大的成本改善空间。目前,随着氢气管道与加氢站的快速建设,未来成本有望下降。

我国车载储氢系统主要以35MPa 气氢为主。储氢瓶方面,中国目前成熟产品只有35MPa和70MPaIII型瓶。储氢瓶核心原材料碳纤维尚未摆脱进口。近期A股被炒作非常凶猛的京城股份(600860)早在2016年就研发完成燃料电池用35MPa储氢瓶,不过至今也没有能够贡献利润。而中材科技(002080)则被认为是氢气瓶碳纤维的概念股。

终端方面,中国银河证券指出,燃料电池降本空间大

据银河证券研报测算,2020-2030年每年系统成本下降14%左右,长期来看,燃料电池汽车仍将是燃料电池市场的增长主力。

燃料电池系统以燃料电池堆为基本单元。质子交换膜、固体氧化物两条技术路线的重要性较强。质子交换膜当前电堆国产化率约50%。国产电堆的短板主要在可靠性和寿命方面。对应动力系统在长续航重载领域应用、替代柴油是其核心场景。

发布于:北京

特别声明:以上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不代表 新浪网观点或立场。如有关于作品内容、版权或其它问题请于作品发布后的30日内与 新浪网联系。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