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浪财经

百舸争流科创板|嘉必优董事长:科创板是一次历史机遇

澎湃新闻

关注

原标题:百舸争流科创板|嘉必优董事长:科创板是一次历史机遇

【写在前面】2019年7月22日,黄浦江畔的一声锣鸣,见证了科创板的诞生,中国资本市场迈入新时代。

2020年4月29日,科创板上市公司数量突破100家,科创板建设进入新阶段。

澎湃新闻即日起推出“百舸争流科创板”专题系列报道,通过采访科创板上市公司相关负责人、证券行业专家,对科创板开市283天来的改革举措、市场表现、深远影响,进行一次阶段性的回顾和解读。

本期刊出的是对嘉必优(688089)董事长易德伟的专访。

易德伟

“每一罐奶粉的背后都有一个婴儿”,这是嘉必优公司内的一条标语。在不少知名奶粉品牌的背后,都有这家公司的身影。

嘉必优是湖北省首家登陆科创板的上市公司,也是科创板目前100家企业中唯一一家食品制造领域的公司。公司以生物技术为立足之本,主营业务包括多不饱和脂肪酸ARA和藻油DHA以及SA、天然β-胡萝卜素等多个系列产品的研发、生产与销售,产品广泛应用于婴幼儿配方食品、膳食营养补充剂和健康食品、特殊医学用途配方食品等领域。

嘉必优的客户及合作伙伴包括国内外多家知名企业,如嘉吉、达能、贝因美、伊利、飞鹤、君乐宝、圣元、雅士利、汤臣倍健、 健合集团、安琪酵母等。

大学老师出身的易德伟,在采访中多次呼吁大家提高对健康营养的重视,而在看似门槛并不高的营养素产业背后,实则是资本、技术、管理高度结合的体现,需要大量的资金投入和长期的技术经验积累。

根据中共中央、国务院颁布的《“健康中国2030”规划纲要》,到2020年,国内的健康服务业规模将超过8万亿元,到2030年,这一数字则将超过16万亿元。

公司招股书显示,预计我国营养素及健康解决方案的需求将持续增长,而嘉必优作为国内最早从事以微生物合成法生产多不饱和脂肪酸及脂溶性营养素的高新技术企业之一,技术水平在国内处于领先地位。

据介绍,嘉必优拥有多项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产品和技术,2016年获得了国务院颁发的“国家科学技术进步二等奖”,承担了多项国家“863”计划项目。

年报显示,2019年嘉必优实现营业收入3.12亿元,同比(较上年同期)增长8.89%;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1.18亿元,同比增长21.85%。

作为一家隐藏在众多知名食品企业背后的上游供应商,在科创板上市对嘉必优而言意味着什么?

易德伟感慨道:“科创板对我们科创企业是个福音。”他细数此前申报创业板失利的经过,称自己非常认同科创板施行注册制所坚持的以信息披露为核心的理念,企业只需要完整、真实、准确地进行披露,其余的交给资本市场来决定,这对科创企业来说是一次非常重要的历史机遇。

对公司来说,在科创板上市之后,将借助资本市场的力量,加大研发和产能投入,建设成国际一流的研发中心和产业基地,进一步提升嘉必优的国际竞争力,把嘉必优发展成为一家行业领先、全球运营的优秀生物技术企业。

易德伟表示,作为一家科创企业,公司的核心价值在于技术创新,而技术创新的关键是人才的支撑,科创板提供了多种形式的激励方式和工具,使得公司得以留住并吸引优秀人才。

在采访中,易德伟坦言公司在此次疫情中也受到了一定影响,生产被叫停了一个半月时间,期间付出较高成本协调了海内外客户的供应,但值得庆幸的是,公司员工无一人感染新冠肺炎。

公司一季报显示,第一季度营业收入为5572.2万元,同比下降15.71%,但盈利情况不降反升,期内实现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2535.8万元,同比增长13.90%。

展望未来,易德伟表示将从三个维度继续发展,挖深护城河、升高天花板、优化供应链,通过这三方面的发力,实现技术平台化、市场国际化、产业生态化、人才资本化。

以下是澎湃新闻记者与易德伟的对话实录。

澎湃新闻:作为湖北省内第一家登陆科创板的公司,这次疫情对你们的影响怎么样?

易德伟:

我们是2019年12月19日上的科创板,之后真是大喜大悲,上市一个月后疫情就发生了。好在我们自身是做微生物产业的,在日常的食品安全、员工管理和健康防护方面有相当基础,从这个角度来讲,疫情对我们影响不大。到目前为止,全员无一人感染新冠肺炎,相当于疫情也给我们做了一次压力测试。

过去我们的部分原材料是海外采购的,备了三个月的货,疫情发生后我们进行了一些应急性的安排,考虑到疫情在全球是一波一波扩散的,也开发了一些新的供应商或代理商来控制风险。

从一季度的报表来看,毕竟停产了一个半月,影响了一千多万的销售,但是利润反而是增加了,远远超出了我们的预期。

疫情对我们从营收角度看有影响,目前公司正在加班加点满负荷生产,希望通过我们的努力将失去的时间夺回来。

从我的角度来看,我们不能浪费任何一次危机。公司成立这么多年来,经过了很多次各式各样的危机,从2004年的“大头娃娃”事件、2008年的三聚氰胺,以及之后的贸易战、行业全球竞争的加剧、出生人口的下降……每一次危机都是团队成长的一次机会。要思考的是怎么化危为机?

这次疫情发生后,我就开始找短板、找问题,全面升级了ESG管理系统,升级了员工健康管理体系,因为,疫情下的市场竞争可能会发生很多变化,比如员工包括员工家属的健康与安全可能就是未来企业的核心竞争力之一。

此外,作为一家武汉本地企业,在家乡遭受重大灾难的关键时刻,嘉必优履行了一个优秀企业公民的社会责任,先后向湖北省及武汉市捐款300万元、防疫用品约250万元,驰援湖北抗击疫情。

澎湃新闻:现在公司复工复产情况怎么样?

易德伟:

我们是武汉市最早复工的一批企业,因为嘉必优是中国婴幼儿配方奶粉产业链中的核心配料供应商之一,疫情发生的时候,我们的很多客户,包括伊利、蒙牛、飞鹤等,都向中国乳制品工业协会反映,ARA、DHA这些核心配料千万不能断供,否则全国市场可能会出现婴配奶粉大范围的断货现象,对婴幼儿的口粮影响很大。

1月23日,武汉发布封城令,我们停止生产,产品库存仅能保证20-30天供应。3月3日,我们获批复工,在这期间国家工信部的领导也对我们非常关心,并亲自到工厂现场考察。复工复产的同时我们也非常注重疫情防控,其中一个生产基地是包了一个宾馆,另一个生产基地有我们的员工宿舍,还聘请了第三方公司来进行管理,以避免出纰漏。在疫情期间,嘉必优作为复工与防疫结合得非常好的本地优秀企业代表,受到了各级政府的认可与表彰。

中间我们也克服了很多困难来保证客户的供应。比如,物流断掉了,我们在天津设立了一个临时周转库,服务北方的重要客户。在海运不能满足客户时间要求的情况下,我们对部分海外客户的紧急需求改成用空运,成本成倍增加。还有包括商检、海关等多方面的问题,在各级领导的支持下,我们不惜一切代价,打通供应链。给我的感觉是,疫情期间,供应链的保证能力就是核心能力。

澎湃新闻:嘉必优之前曾经申报过创业板的IPO,但没有申请成功,之后是怎么转战上科创板的?

易德伟:

从嘉必优刚开始做这个业务的时候,我们就提出一个定位,嘉必优要做技术驱动、市场拉动和管理推动型的公司,所以我们在核心技术的自主研发、国际市场拓展等方面下的功夫是比较大的。嘉必优是国内第一家做ARA的公司,创业前几年一直在做产业化和市场培育,到了2005年才开始盈利,通过五年的时间,解决了从零到一的问题。在具备了基本的产能后,我们开始开拓国际市场,因为当时高端婴幼儿配方奶粉市场基本是被国际的几个大公司垄断的,怎么样去满足这些客户的需求?我们追踪国内外在食品安全和质量管理方面的最新要求和前沿技术,选择婴配奶粉领域的全世界最高标准来打造我们的供应链,并持续投入、不断完善。这样发展了五六年之后,我们的技术研发、产能供应链、市场客户已有一定的基础,当时为了国际化发展的目标,我们希望能够得到资本市场的助力,所以2015年通过股份制改造之后就希望去上创业板。

当时我们也没有什么经验,创业板的审核委员对嘉必优的基本面是非常认可的,但对于我们的业务模式尤其是与跨国公司的竞争与合作关系并不是特别理解,成为了第一次没能成功上市的主要原因。

其实我们启动第二次IPO计划的时候还没有科创板,本来我们也还是准备继续上创业板的。2018年11月,科创板要设立的消息宣布,我当时是很振奋的,我认为这对科技创新型企业是一个极大的历史性机遇。对中国的资本市场来讲,这也是一个转型升级和市场化的非常重要的信号。当时我们的股东、董事、高管、中介机构,都觉得上创业板的把握更大一些,因为科创板刚刚推出,具体的规则、路径、评价标准都不知道会是什么样,但我力排众议,就是觉得科创板对我们科创企业是个难得的机会。

科创板实行注册制,关键是要把企业有没有科创属性、技术“高”在哪里、“新”在哪里,要说清楚。科创板的核心是科创属性,注册制的核心是信息披露,这是我比较喜欢的,只要企业完整、真实、准确地按照信息披露的原则去披露,就可能进入资本市场,至于行与不行,是由市场去判断的。

当时上交所的相关领导也到湖北来和我们企业家座谈,当时我问了几个问题,他们给我的回答是很肯定的,说注册制肯定是要搞的,还打了一个比方就如同选美,不是证监会说美不美,而是让资本市场来评价美不美,这句话让我吃了一颗定心丸,因为我对嘉必优是有信心的。

所以在申报科创板的时候,我们就按照信息披露的原则,真实、准确、完整地进行了披露,最后比较顺利的通过审核、取得注册批文,并成功挂牌。

澎湃新闻:上了科创板之后,公司有没有产生什么变化?

易德伟:

这个变化还是比较大的。我觉得上市是手段,绝不是目的,我们上科创板后,一方面是要加强对前沿技术例如合成生物学的研发,另一方面要基于我们的核心技术不断拓展应用领域和市场,通过技术业务化来不断提升公司的价值。

募投资金主要投向两个方面。一是产能的规模与标准提升。新的产能绝对不只是数量级的提升,还要在其方面提档升级。新建的微胶囊和微生物油脂生产线,将充分考虑智能制造、绿色制造,加强自动化与信息化的两化融合,实现清洁低碳、资源节约、可持续发展的绿色生产制造模式。这是个迭代升级的概念,是基于工业4.0理念的智能化、数据化、信息化水平的提升。二是加强研发建设,我们成立了合成生物学实验室,在微生物发酵领域做一些前沿的课题研究。未来技术创新的安排主要包括新产品研发、现有技术持续升级和产品应用研究继续深入。

另一个很重要的是加强应用技术的研究。我们国内很多企业是市场导向型的,在营销和渠道方面下的功夫比较大,但我思考的是,作为一家掌握核心技术的企业,上游技术能否给下游企业从技术层面解决问题?我们在客户层面就看到有一个明显的例子,比如君乐宝把我们的ARA、DHA和SA都用到他们的产品里去了,这三个东西通过合理配方,在身体内能形成协同作用,从而解决了基础营养素的配伍问题。

的确,在科创板上市,对我们这种科技创新型的企业来讲,是一个非常重要的动力。我们过去基本上是靠自有资金滚动发展,成长的速度还不够快,尤其与全球范围内的领先跨国企业相比。上了科创板之后,我们要借助资本的力量,坚定不移的执行国际化发展战略,盯着世界最先进的技术和企业来学习、对标,加快我们的国际化进程。

另外,科技创新企业最宝贵的资产是什么?是人才。上市以后,我们作为一个公众公司,可以把人才资本化,比如设置了核心员工的持股平台。像我们这样的科技创新公司,最重要的核心能力是技术能力,而技术能力的实质就是人才。

总结科创板对我们的影响,我的结论是四个“化”,技术平台化、市场国际化、产业生态化、人才资本化。

对于嘉必优来讲,在科创板上市可以说是一个里程碑。上市之后对我们的挑战会更大,因为现在在聚光灯下,一言一行影响着成千上万的股民,还需要按照监管部门的规定肩负相应的责任。作为一个公众公司,理念、价值观、管理运营、社会责任,要做很多事。

澎湃新闻:你对股价的波动是怎么看的?

易德伟:

实事求是讲,我不是特别关注。为什么?我是个长期主义者,我所服务的市场也是一个刚需的、长期的市场,我们不能在乎一城一地的得失。一个企业生存的唯一理由,就是能够满足并不断满足客户的需求。我们作为隐藏在上游的企业,我们的社会责任到底是什么?最重要是满足这些孩子们的需求。如果没有这个理念,就不可能做长期主义者。很多朋友过来讲,你要学会市值管理,我说这是我们要学习的一项功课,但是不能因为这个忘掉了我们的初心,像我们这种企业,你不断加强技术研发,不断开发更优质更健康更营养的产品,真正能满足客户的终极需求,我们的价值当然会释放出来。 

澎湃新闻:公司年报显示去年净利润增长了21%,这背后主要是哪些因素拉动的?

易德伟:

利润增长我觉得最重要是靠三个因素。

一个是技术的因素,我们通过持续的技术投入,包括在菌种技术、工艺技术、产品技术、应用技术等各个方面的改进提升,大幅提高了生产效率、降低了生产成本。

第二个是装备条件,我们改造和优化了原有的装备工程系统,构建了一个产业化平台。也就是过去4个产品要建4个产品线,现在实际上是一条生产线,可以切换生产4个产品。这对我们来讲极大地降低了综合成本,因为最起码可以把固定资产摊销摊薄,在降低财务成本的同时提高了产能的利用率。

第三个是客户的因素,我们的产品不断在客户身上叠加,市场开发成本下降,客户开发的时间成本、资金成本都会下降。说白了,这是个叠加效应。

但实际上,我常给我们管理团队讲,看一个公司好坏最重要的是看现金流,利润可以调节,有些企业甚至去作假,但是现金流是不可以的,收了一块钱就是一块钱。我觉得嘉必优通过这么多年的努力,能够保证一个良性的、稳健的、健康的现金流,受市场波动影响不大,这一点跟很多企业还是本质差异的。

澎湃新闻:公司下一步发展的业务布局是什么样?

易德伟:

对于未来发展,前几天我们公司的高管团队在讨论未来三年发展战略的时候,我就提了我的思考,简单来说就是三句话。

第一,怎么来挖深护城河?

从底层技术研究、新产品开发、生产工艺改进、知识产权保护的角度看,要挖深护城河。

第二,是从市场结构和应用领域的角度来讲,我们要升高天花板。大家都觉得嘉必优是专注于配方奶粉领域的,感觉市场容量小了点,天花板低了点,但是在人类营养、动物营养和其他领域的临床营养方面,我们已经在布局并快速推进。

第三,是要优化供应链。未来的全球环境充满着不确定性,而嘉必优服务于全球市场和客户,只有坚定不移地将国际化发展作为公司的长期战略,打造海外供应链,提升全球化运营能力,才能更好地分散风险、控制风险,这方面我们也做了深刻的思考和布局。

未来三年我们肯定要着力在这三个方向来提高整个公司的竞争能力,哪怕在极端条件下,也能保持公司的生存和发展。我们还是一家小公司,作为全球价值链上的一环,怎么样能够让客户无论大小都绕不开我?这是考验核心能力的一个问题。

需要特别提出的是,在这一次波及全球和全人类的健康危机中,人们更加敬畏大自然,也更关注自身的营养与健康。嘉必优作为一家营养健康领域的专业公司,如何为国民传播科学营养的概念与意识,如何开发和提供更多有益健康的营养素产品和解决方案,既是企业的商业机遇,更是企业的社会责任。

澎湃新闻:你本人是大学老师出身,怎么会想到转行做企业的?

易德伟:

我在大学工作的时候是在科研处,当时感觉到很多老师一辈子花了那么多心血,做了很多研究,最后就是评个职称、带几个博士,中国大量的科技投入怎么转化成生产力呢?我当时的想法很简单,但初心确实如此。

我常跟团队讲,看一个人、遴选一个团队,最重要是三个标准,第一个就是你的初心到底是什么?是为了赚钱去做企业,还是为了某种价值理念、理想愿景去做企业?这个结果是不一样的。第二个是你有没有学习的能力和学习的动力?第三个是你是否有内在动力?我现在越做越觉得社会责任很大,我们工厂很少挂什么标语口号,但是有一句话我是一定要挂在工厂里,中英文的:“每一罐奶粉的背后都有一个婴儿。”很多到我们工厂参观考察的领导、同行和客户说很感动,但我说我不是叫你们看的,我是叫我们的员工看的,为人父母,你做的东西能不能给你的孩子吃?这是一个社会责任问题。做到这个份上,我觉得社会责任是在支撑我们往前走的一个原因。其实我们公司的确不差钱,每年盈利还可以,但是如果只考虑这个,就没有前进的动力了。

澎湃新闻:对于其他想上科创板的科创企业,你有没有什么建议?

易德伟:

我们有幸能上科创板,我觉得对我的同行、同学、朋友来说也是一个信心的提振。我对很多企业界的朋友说,嘉必优能上你们一定能上。如果要说建议,基于我们两次申报IPO的经历,我有三个建议。

第一,一定要明白公司是不是符合科创板的科创属性,要有一个自我判断,不能搞虚假的一套。

第二,一定要规范运营,公司在内控、管理、服务各方面是不是规范化运行?有没有达到监管部门的基本要求?退而求其次,做得不好都没有关系,但是要恪守底线,持续改进。

第三,也是我觉得最重要的一条,就是要实事求是,要真实、完整、准确地进行信息披露。至于好不好?有没有问题?让监管部门、资本市场去判断,不要刻意去隐瞒什么,披露要有一说一,不要玩捉迷藏,说真话的成本比说假话要低得多。

澎湃新闻:最后请对科创板说几句寄语。

易德伟:

我觉得科创板对嘉必优而言,对于承载历史责任的中国科技创新行业而言,是个千载难逢的历史机遇。如果说我个人有对科创板的期望,也就是朴素的三句话:

第一句,希望科创板成为中国资本市场改革的领头羊。

第二,希望科创板成为中国科技创新企业的孵化器。

第三,希望科创板成为助力大国崛起的新动力。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