意见领袖 正文

李庚南:从无贷户到首贷户的距离有多远?

李庚南
2020-04-17 14:09:46

文/新浪财经意见领袖专栏作家 李庚南

近期,“首贷户”在不同场合反复被监管层提及,成为金融民工关注的热词。银保监会明确要求银行机构提高“首贷户”占比,实现小微企业信贷“增量扩面,提质降本”。在4月9日公布的《商业银行小微企业金融服务监管评价办法(试行)》(征求意见稿)中更是明确将“首贷户”纳入了监管评价指标体系。

“首贷户”何以被提高到如此重要的位置?

顾名思义,首贷户就是首次获得贷款的客户,它对应的是无贷户,即从未获得金融机构贷款的企业客户(个人客户显然不在其列)。所谓从未获得金融机构贷款,是相对于整个金融体系而非单独某一家银行,是指在人民银行征信系统没有信贷记录。当然,现实中有大量的小微企业是以企业主个人名义贷款的,从人民银行征信系统看都属于无贷户,但这类并非真正的无贷户。

监管的视线之所以聚焦到“首贷户”,其根本原因有二:

一是为防范“垒小户”现象。近年来,监管为推动机构下沉服务、覆盖小微长尾客户的各项政策及努力,往往在“无贷户”之前呈现“雪拥蓝关马不前”的景象。大银行服务下沉之后,与中小银行拥堵在现有的小微企业特别是优质的小微企业,形成了一种新的担忧——“垒小户”,这种“垒小户”趋势不仅无助小微企业融资状况的整体改善,甚至可能将一些优质企业断送。

二是疫情冲击之下,实体企业的脆弱性暴露无遗。一些原本依靠自身现金流能维持正常生产经营的无贷户,受疫情影响出现了流动性短缺困难,需要依靠外部融资以渡过难关。或原本就难以入银行门槛的无贷户,在疫情之下雪上加霜,裸露在资金的刀口,面临资金链断裂风险,亟需银行支持。

“无贷户”如何方能入金融机构的“法眼”?

无贷户之所以成为无贷户,背后必有着特殊的企业秉性、企业文化和企业资信。这就需要我们认真研究首贷户的特征,按照事实求实的原则,因企施策。不同的无贷户形成的原因和背景不一样,在经营与融资方面的特征不一样,而不同的特征决定了不同的资信状况、风险状况和偿贷能力。这些无疑构成商业银行拓展首贷户需要重点考量的方面。

无贷户大致可分为几种情形:

第一种,原本就不需要外部融资的企业客户(包括个体工商户)。这类企业经营相对稳健、审慎,能依靠自身现金流维持正常的生产经营,多为家族企业;“有多少钱办多少事”往往是这类企业共同的信念。具体又分两类:

一类是规模相对较大的品牌企业,其资金实力较强,具有健康的现金流和较强的抗压性,根本不需要融资。这类企业在常规情况下,能依靠自身的现金流维持比较健康的运转。但是在疫情冲击之下,面临产业链、供应链的脱节,或难免出现短期流动性风险。对于这类平时银行难以入其眼的企业,银行若主动施以援手,帮助企业渡过难关,无疑是最好的“投资”。当然,要谨防银行“趋之若鹜”可能对企业形成的资金“捧杀”。这方面的前车之鉴不胜枚举。

另一类是规模较小的企业。类似于家庭小作坊类、维持小规模经营的企业或个体工商户。这类客户属于真正的“小而散”类型,其本身缺乏对愿景的设计,惯于“守着一亩三分地”,甚至从未跟银行打过交道。这类企业一旦获得融资,甚至对用途都会比较迷惘;但其在用工、租金方面的压力相对小,比较灵活。如何帮助这类客户实现由“无贷户”向“首贷户”的转变?不仅需要银行机构走街式的主动营销,还需加强金融服务宣传,需要通过科技赋能、构建信息平台,通过移动APP形式将服务的端口直接送到“无贷户”手中。当然,对这类企业,需要的不是简单地贷款,而是通过结算等服务帮助其逐渐强化财务管理理念。需警醒的是,切忌为完成“首贷户”任务而“撩拨”企业的融资欲望。

第二种,是规模较小、经营效益一般、资质难以满足银行门槛要求,也缺乏有效抵质押物的小微企业,这类企业长期以来得不到银行“光顾”。在疫情冲击之下,雪上加霜,面临资金流断裂风险。这类企业多为真正的劣质企业,——真正好的企业不可能逃过资本的“鹰眼”!这类“无贷户”将是银行拓展“首贷户”的重点和难点。

在这类企业融资问题上,或出现典型的市场失灵,即利率覆盖风险机制在运用于这类客户时失灵了:没有银行愿意贪图冒大风险去贪图高额回报(实际上,高利率覆盖风险在这里成为不可能,借款人无力承担,贷款人也不愿以高利率撑到高风险)。

撇开是否属于需要淘汰的落后产能,从拯救这类企业出发,需要的是政策性而非商业性金融,譬如对贫困县、乡的扶持机制,政府对这类长尾客户应发挥政策性融资担保的功能,这恰是政策性融资担保应该“呆”的地方,其他地方自有商业可持续机制去平衡。

第三种,是与银行有密切合作关系但没有贷款的企业,如一些外贸进出口企业。这类企业随时可以由“无贷户”转为“首贷户”。这类企业具有一定规模,由于产品有市场、有前景,不需要外部融资,但与银行保持密切的结算、结汇等业务关系。疫情冲击之下,特别是面临疫情肆虐对全球产业链、供应链的破坏,这类企业或出现短期流动性困难。

对这类企业,合作银行积累了持续的企业资金流、物流等信息,为顺利授信奠定了良好的基础,因此,自然成为银行比较理想的“首贷户”。由于其原有的合作基础,客户一般都具有一定粘性,因此围绕这类客户的竞争并不会太激烈。结算行应密切关注企业情况,积极主动对接企业的融资需求。同时,运用自身在海外布点的信息优势为企业提供信息咨询等增值服务,以增强客户粘性。

此外,还有一些没有独立融资权的集团公司子公司也可归入无贷户范畴。这类客户日常的现金流一般依托与集团内部的资金往来。由于总公司实行集团授信模式,这类子公司往往处境比较尴尬,授信额度或被总公司占用、挪用,或得不到总公司正常的资金支持。在疫情冲击下,这类子公司或面临流动性困境。对于这类无贷户,除依靠企业自身在系统内融资关系的疏通外,银行机构在对集团客户统一授信方面应创新思维。

毋庸置疑,把首贷户纳入监管评价无疑是将促进商业银行进一步下沉服务。但是,当我们细分了无贷户的具体情形之后,对推进“首贷户”之艰巨当有更清醒的认识。显然,从无贷户到首贷户,绝非一声号令之下的换装易帜,也绝非一纸之隔。因此,在对待首贷户方面,不妨“留一分清醒留一分醉”。

而且,由于监管倡导的首贷户与银行固有首贷户(新客户)或存在观念上的差异,不排除为完成首贷户考核可能出现的数据虚假现象,因此要防止陷入另一种“迷局”。

如何理性看待“无贷户”向“首贷户”的转换?

拓展首贷户无疑是小微金融服务理念的更新、视野的拓展,真正体现了小微金融扶弱扶贫的理念。但我们也注意到,拓展“首贷户”背后是“增量扩面,提质降本”的目标。这中间的逻辑关系显然体现了拓展小微金融方面质与量的辩证关系,意味着首贷户的拓展依然要遵循商业可持续原则,依然要坚守风险底线。

需知,我们鼓励与督促金融机构加大对实体经济服务力度,目标不应是追求实体经济信贷的投入,而应立足于有效投入与服务质效。所谓质效,一方面是指投入要有效率,有产出,而非低效投入,要符合资源优化配置原则;另一方面是指金融端的资产质量好,不良资产得到有效控制。这就需要从整体金融资源配置角度,需要通过结构优化,为小微企业腾出融资空间,引导资金流向小微领域,为“无贷户”打开一扇门。

为此,需要通过适当的、科学的手段来引导金融机构优化资金投向,实现与产业相匹配的信贷资源配置,即金融的触角覆盖大、中、小、微及个体工商户,满足不同类型企业的融资需求。也就是说,当我们强调要加大对小微企业等弱势群体金融服务的时候,并非是要挤压、忽略大中型企业,而是要避免“大树底下寸草不生”的情况。

值得思考的是,监管推动“首贷户”最直接的初衷,就是为了防范优质小微企业过度授信的“垒小户”。从逻辑上,要让金融机构“放着肥肉去吃蔬菜”其实很难。除了要跟它反复讲道理,“肥肉”吃多了怎么不好外,还得有严厉可操作的措施,譬如对“超重”有惩戒措施。其实,更需要的是多管齐下,在推动“首贷户”的同时,要以联合授信管控为基础,继续破解商业银行对大型国企资源配置过渡与国有企业财务软约束问题,解决长期以来的“垒大户”现象;要高度关注近年来国有大型银行服务下沉与中小银行在优质小微领域的竞争,可能形成的信贷资金的分层与集中,防范新形势下的“垒小户”。关键要避免价格扭曲导致的无序竞争。

“世界上最远的距离,不是生与死的距离,而是我站在你面前,你不知道我爱你”,这能否成为银行对无贷户的心声?或需假以时日。

(本文作者介绍:先后供职于工商银行、人民银行,现为银行监管部门人士,长期负责小企业金融服务推进工作,潜心研究小企业金融服务问题。)

分享文章到
说说你的看法...
A-
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