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浪图片

岜沙纪:1989-2014

1/25 <span style="color:red;">【“摄氏2014”年度纪实作品】</span>岁月流失,时光改变一切,岜沙这块苗族文化的活化石也不列外。摄影师历经25个春秋,40多次深入山寨,记录了岜沙苗人从挽起发髻到穿上时装的过程。摄影:旷惠民

2/25 春雨过后,岜沙村寨在云雾中时隐时现,古老的吊脚楼斜倚在山坡上,蝉鸣鸟叫,世外桃源般的宁静。岜沙苗寨位于贵州省从江县都柳江边,距县城7.5公里。岜沙占地18平方公里,由宰庄、老寨、宰戈寨、王家寨、大榕坡新寨组成,分布在老321国道两旁。

3/25 1989年的金秋十月,岜沙的空气中飘着淡淡的糯谷清香。每当太阳从云雾中缓缓升起,岜沙人开始了日出而作日落而息的农耕生活。岜沙的历史可以延续到数百年以前,至今,岜沙人还保留了很多古老的生活习俗。

4/25 古老的农耕文化世代相传,影响了岜沙人的日常生活。糯米,是岜沙人的主要食品,它营养丰富,比较耐饿,适合山区中的劳动生活。同时,糯禾也经常用于岜沙古老的祭祀活动。

5/25 每年农历十一月十九是岜沙芦笙节,岜沙的男人们身穿盛装,用古老的仪式祭祖祈福。大榕坡新寨芦笙王带队在祖母石前,用低沉、浑厚的芦笙曲述说着岜沙古老的故事。90年代,女人们在芦笙节里永远是观众,她们背着新出生的孩子与母亲一起远远地眺望着自己心中的如意郎君。

6/25 芦笙节中,岜沙人穿起了传统服饰。他们服装、头饰上的特殊符号记载了艰辛的族源史、战争史、迁徙史。她们穿的土布,是女人们在梯田间搭灶烧水印染的。她们将染好的布匹层层叠叠放在青石板上用木锤反复捶打,让蛋青、染料相互渗透到麻布中。这种布料质地细密,经久耐磨,防水性好。

7/25 宰庄是岜沙苗寨发源地,保留了很多百年以上的老木屋。2007年9月,一场突发大火让整个村寨化为灰烬噬。同年12月,没有传统苗服的村民围在户外火旁烤火,他们不愿意去参加芦笙节活动。

8/25 90年代起,一批岜沙中年男人走出大山,他们带回来的文化慢慢影响了村落。村里的一些年轻男子不再留“户棍”式的发型,他们抽着带过滤嘴的烟卷,脚穿解放鞋。被外界熟知也给岜沙带来了方便,2008年2月,在社会各界的支持下,岜沙宰庄人开始重新修建家园。

9/25 在90年代,岜沙人修建一栋木楼要先饲养3、4头牛,出售后到从江县城购回建筑材料,在农闲时,请同族兄弟帮忙搭起房架,然后再用3、4年时间慢慢建好。2008年以后,渐渐富裕起来的岜沙人开始大量拆除旧房,重新修建高大的木楼。

10/25 岜沙被列为贵州省重点开发的人文旅游景区后,各级政府先后投资上千万元新建了水泥公路,将生活用水引入农户,改建了供电网落,新建了希望小学。很多家庭重新建起了宽敞明亮的楼房。岜沙人家的楼房框架和主梁都是用粗大杉木拼接组合而成,修建一栋新房需要上百棵大树。

11/25 60年代,岜沙寨的老人们怕破坏了风水,拒绝321国道通过村寨。2009年2月至今,岜沙人前后自发集资50万元,他们租来大型工程机械,修了8条通往山间梯田的简易公路。

12/25 2013年12月,岜沙村民累计购买了340多台三轮摩托车,它已成为了人们交通运输和农业生产的重要工具。三轮摩托车的出现彻底改变了岜沙原来依靠肩担手提的原始劳作方式。

13/25 2004年,国家投资600万元扩建了从县城到岜沙村的水泥公路。每到节假日,这里车水马龙,游客如潮。如今,岜沙也有10多户人家购买了汽车,跑起了运输。

14/25 被媒体宣传成“中国最后的枪手部落”后,芭沙村里组建了表演队。据统计,2007年春节共接待游客1600多人,最多一天表演节目6场。到2014年国庆长假,岜沙景区接待游客突破6万人次。现在,岜沙村里有4支表演队,很多女孩子也开始参加芦笙舞表演。

15/25 1994年10月,王家寨的男人们在休息时用小刀具互相剃头。这在当时是岜沙最普通常见的生活场面。岜沙旅游开发以后,男人们开始用大镰刀表演剃头。一些传统的生活习俗被编入到旅游表演节目中。

16/25 1994年11月,吴叶格还没有上小学,也听不懂普通话。给她拍照时,她用惊奇的目光看着相机。2004年10月,吴叶格从海南打工回来,她是岜沙村第一位脱去苗族传统服装,穿上现代服装的女子。回家后,吴叶格主动报名参加了文化补习班学习。

17/25 1992年11月,30岁的吴格丢身材高大魁梧,他已是4个孩子的父亲,家里一年收入不到300元。2014年底,吴格丢的女儿吴叶格带着6岁的孙女龚奥悦回到岜沙老家看望父母。2007年,女儿吴叶格在广东打工时与湖北籍男友结婚定居湖北襄阳。吴格丢穿起了西装,可是他说自己变老了。

18/25 1996年9月,王家寨的王金响(左前一)和王你早(右前一)在岜沙小学上二年级。每当寨子里有聚餐活动,他们就会围在铁锅旁等待分发食品。2007年2月,王金响(左二)和王你早已是21岁的小伙子,他们先后外出在多地过工。如今,岜沙人家安装了电视天锅,收看电视节目。

19/25 1989年10月,岜沙汉子吴老里从苗岭步行8公里,到从江县集贸市场出售柴火。他身穿黑色土布衣服,宽大的直筒裤,犹如从远古而来,英俊神武。2009年,吴老里开始外出打工,多年繁重的体力劳动给他留下了伤痕。2013年4月,他拖着疲惫的身体回到岜沙重新在梯田里播种糯禾。

20/25 1992年2月,滚道响的父亲请师傅给他做了年满16岁的“成人仪式”。长老用剃刀将他的头顶周围头发剃掉,留下顶部一小撮。1999年8月,经常出去打工的滚道响再没留过“户棍”式发型。2013年10月,滚道响第二个儿子已经满月。如今他在从江县城的工地上运送建筑材料。

21/25 1994年2月,滚拉水(中)每天都会带着滚家小弟兄们在村子里玩耍。那时,岜沙很少有人上过初中。2002年春节,在外打工的滚拉水(中)回家结婚后就没再外出。他说:“没文化技术,在外只能干些体力活。”2006年9月,滚家小弟中有三人在县里读高中。

22/25 如今,岜沙有500多人有过在南方城市打工生活的经历。每到春节,在村口可以看见身穿时尚服饰的青年人聚会喝酒。他们讲述着自己在城市里打工生活的故事,并希望春节过后,早日回到城市开始新的生活。

23/25 历史上,苗族用千年时间完成了生存地的迁徒,最终,他们选择了远离平原的西部山区,在这个相对封闭的环境里生存,自给自足,封闭也让苗族很多古老的生产、生活方式得以保留。随着旅游业的开展,近10年,岜沙新建200多栋宽敞明亮的新居,每年村里会有一些新商店、旅馆客栈开业。

24/25 1989年,岜沙全村共300户1990多人、小学就读60多人。如今,增加到474户2244人,小学就读248人,人均年收入突破5千。当地的教育、医疗水平也提高不少。更多的青年人走南闯北外出打工。今天的岜沙经历着迅猛的变迁,而新一代岜沙人的文化迁徒正影响着岜沙的未来。

25/25 感谢观看本期《看见》!如果您有悄悄话想告诉我们,欢迎私信<a style="COLOR: red" href="http://e.weibo.com/kanjian2012" target="_blank">@看见</a>微博;如果您也有故事想通过摄影的方式来讲述,欢迎来稿,邮箱sinaphoto@vip.sina.com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