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浪财经

北京房价突然腰斩!重大信号!房市180度变天

北京时间

关注

今天北京通州一楼盘因降价被围要求退房,把楼市推上风口浪尖;该楼盘从4万多跌到2万多,一年多时间居然遭腰斩,说好的京沪永远涨呢?这是个非常重要的信号,房价转折点就要来了!

山雨欲来风满楼,对于房地产,国家政策动真格了;从棚改贷款暂停审批,到七部委严打炒房,到地产股“非理性”大跌,再到官媒宣战,种种迹象表明,房地产的天真要变了

现在楼市去库存接近尾声,把债务转移给房奴,已经到了极限,众多家庭不堪重负,房价击鼓传花的游戏,快玩不下去了!

春江水冷鸭先知,股汇双杀,棚改政策收缩,房地产开发商压力山大!今天绿城地产发出号召,要求倾尽一切努力回笼资金

碧桂园、恒大、融创也在跟时间赛跑,以四天盖一层的速度,下死命令压缩开发周期,尽快把房子卖出去,开发商们正在上演三四线城市的大逃亡。

通州楼盘房价腰斩,对买房者是巨大心理震撼,一旦房价上涨预期生变,炒房资金撤离的话,以中国楼市430万亿市值算,只要撤离5%,需要20多万亿承接资金,足以把楼市砸向深渊

近期关注的云南西双版纳某楼盘,每平米单价已经从上个月15000,直线调整到了12000,跌破万元可能只是时间问题!房价只涨不跌的神话,正在渐行渐远。

刀锋建议,如果是全款买房,不影响自己家庭以后的生活,多买几套房也无妨

但如果靠按揭贷款,高杠杆买多套房的话,是那就需要问问自己的心,是否可以承担泡沫破碎的风险;当年,日本房价泡沫破灭后,高位接盘的日本人,辛苦还了30年贷款,留下房子市值只有他们购入价格1/5!

当然,我们都不希望中国房价步日本后尘,但以史为鉴,人民币大幅贬值,以及油价上涨造成输入型通胀,历来都是压爆房地产“最后”一根稻草!

房住不炒,这就是历史的进程,千万别被房价短期上涨所迷惑,能不能最终变现才是最重要买房指标,请记住李超人说的话:永远不要赚最后一个铜板。

人民币汇率猛然下跌,下一步就是房价的买卖了

这几天人民币汇率贬值加快!

6月20日,人民币兑美元汇率中间价报6.4586,较前一交易日下调351个基点。21日,人民币兑美元中间价调贬120个基点,报6.4706,为1月12日以来新低。

进入2018年后,人民币汇率曾一度升值4.1%。如今跌破6.50关口,导致了人民币对美元年内累计升值幅度回落至0.23%。也就是说,在岸及离岸人民币即将回吐今年所有涨幅。

人民币的这轮贬值始于4月2日。当日凌晨,经国务院批准,决定对原产于美国的部分进口商品中止关税减让义务。

消息一出,4月2日离岸人民币从当天开盘价6.2627,一路贬值到今天的最高价6.5168。同日,人民币中间价也贬值了1942基点。

直接的原因是美联储加息,美联储加息导致国际资本回流美国买入美元资产,同时抛售其他货币资产。而央行并没有跟随加息。这就导致了中美利差进一步缩小,对资产利息敏感的投资者将更偏好持有美元资产。

一国汇率,牵一发而动全身。人民币贬值,对股市、汇市、楼市产生了重大冲击。

从6月19日至今,股市已经趴下。而外储压力也逐渐加大。

4月份外储下降180亿美元,5月又降了142亿美元。未来随着贸易整体下降,美元指数持续走高,估计外储流出规模会越来越大。

在此背景下有两个选择:

第一,保汇率还是保房价。他认为,这根本不成立。因为汇率保不住,房价就不存在。外汇走掉,国内的人民币也就回到央行体系被注销了。国内流动性不足,房价一定也保不住;

第二,保汇率还是保外储。这个还有一定道理,但也仅限于人民币小幅贬值,而不是急速的趋势性贬值,否则汇率大跌,外储也必然保不住。而曲线的,缓慢的阴跌式的贬值,有利于缓解外储压力。

他还做出了这个判断:

楼市已经成了中国经济的最大顽疾,就像一个瘤子越长越大,你越是下不去手做手术,他就越膨胀。现在他已经关系到你的生命,估计后面为了防止外储流失,更多的城市会加大限售的力度。

不让楼市里的钱出来套现。所以楼市的流动性会进一步降低。甚至不排除拆掉银行贷款。让楼市变成一潭死水,与世隔绝。目的就是不能让他再涨了,但也决不希望它现在跌。所以只能在冻结的手段上不断加码。

汇率贬值,兑换给国际资本的美元就减少,这有利于释放市场的流动性。现在人民币明显高估,有一定的贬值空间。因此,接下来央行或有这些动作:

1、人民币还会继续贬值。原九州证券全球首席经济学家、中信证券固定收益首席邓海清则认为,贬值破7是大概率事件。

2、央行必须要进一步降低存款准备金率,但同时也要防止资金流入楼市。

近日,国家透露了定向降准的信号。对此,野村首席中国经济学家陆挺表示,预期中国央行将在1-2周内宣布定向降准,时间点最可能落在本周六,且可能覆蓋大多数银行,实际上等同于全面降准。

此外,为了防止外储流失,更多的城市会加大限售的力度,楼市的流动性会进一步降低。而对于炒房客而言,高杠杆推高的房价,最惧怕货币政策收紧。一旦货币政策向大放水的反向操作,等于击中了高房价的七寸。

人民币保卫战打响,中国生死命运在此一战

最近,中美贸易战、国内股市闹得轰轰烈烈,但今天最核心的焦点是汇率,在这个问题上似乎看到央行的腿有点哆嗦,需要大家送点温暖。

2015-2016年间,人民币曾经经历一轮贬值,在此期间,发生了两件大事:第一是沪深股市从2015年6月开始了一轮股灾,一直持续到2016年2月,在股灾期间央行自然需要挺身而出,开动印钞机为救市机构提供资金;

第二就是在这一期间央行通过连续的降息降准推动房地产上涨。这是当时推动人民币贬值的动力所在。

中美贸易战的爆发带来几个后果:第一,中美贸易顺差被压缩。一直以来美国是中国最主要的顺差国,一旦贸易顺差被压缩,就会影响中国的经常账户,进而对汇率产生压力。

这场贸易战无论是以妥协的方式还是以对抗的方式进行,结果一样;第二,基于中国很多输美商品与东南亚、南亚和东欧一些国家具有比较高的重合度,可替代性比较强,当美国对中国产品增加关税之后很可能产生替代,再加上美国本土一些企业的替代效应,这会影响中国出口企业的开工率,加大债务压力和财政压力;

第三,也是最重要的一点,企业特别是国际企业在任何国家进行经营活动,最基本的要求是经济环境稳定,当中美贸易战不断深入的时候,就会让经济环境产生巨大的不确定性,加剧资本外流。

这与美国三权分立的体制有关,在这样的转折期(现在是次贷危机后世界各国央行大印钞所带来的“烂尾”时期,让美国经济也一样处于转折期),白宫和国会参众两院会产生很多分歧,在中兴事件上表现的就很明显,让这种经济环境的不确定性加剧。这加剧了新兴国家和中国的资本外流,给汇率带来压力。

汇率保卫战战再次开启了。

今天,央行面临2015-2016年同样的任务,但手中的筹码却减少了。

第一,2015-2016年,人们对本币的贬值是将信将疑的。因为自从上世纪汇改之后,本币长期处于升值趋势,对于贬值趋势的出现自然会将信将疑,这是思维惯性决定的。

尤其中国是高度集中的经济和社会体质,正负掌握着几乎所有的资源,人们对正负的操盘能力有一定的信任,对于贬值趋势的出现更会将信将疑。这实际是央行当时保汇率最重要的武器,因为本币筹码相对稳定。

但现在的局势已经不同,经过2015-2016年的贬值之后,至少会有更多的人认识到人民币已经不是单边升值趋势,出现贬值是正常行为,管理者也一直在强调本币汇率需要双向波动。尤其是美元兑人民币的前期高点(1:6.9633)一旦突破,居民手中的本币筹码就会大规模松动,汇率的压力加大。

从某种含义来说,信用货币就是信心的货币,在这一点上,央行所面临的压力与2015-2016年已经截然不同。

第二,前年底和去年初开始,央行大力度规范了对资本的跨境流动管理,明显地抑制了资本外流,这是2017年人民币出现阶段性升值的根本原因之一。

这种用行政手段限制资本流动,在短期内虽然可以对稳汇率产生立竿见影的效果,但长期是有害的,因为这会严重削弱本币持有人的信心,一旦再次出现贬值趋势的时候,很多人就会通过非正常渠道抵御货币贬值,容易带来恐慌,这让汇率所面临的问题加大。所以,在当时本人严重不同意央行的选择。

让居民在官方的渠道换汇,对央行是最为有利的,因为这时汇率掌握在央行的手中。但当官方渠道无法换汇的时候,一旦恐慌形成,居民就最可能进入黑市,导致黑市的形成与繁荣,央行就失去了对汇率的完全掌控,是不利的。根源在于,无论是否对这种换汇行为进行行政馆至,需求都一样存在,永远不会消失。

在这个问题上,迫切希望央行好好思考。在保汇率问题上,上述两条是最重要的。

第三,经常账户是决定汇率的主要因素之一,对中国来说,汇率问题上的最大的优势来自于贸易顺差。根据外管局的数据,2015-2017年中国国际收支口径的国际货物和服务贸易顺差分别为3695亿美元、2499亿美元、2149亿美元。2018年年前5个月,贸易顺差6498.1亿人民币,同比下降31%,依旧处于继续收窄的状态。

贸易顺差不断收窄,意味着国际收入下降。同时,2014年底中国的外汇储备为3.84万亿美元,而2017年底的数字为3.14万亿美元。无论从国际收入还是从外储“库存”两方面来说,央行保汇率的弹药库都不再充足。

以前说过,个人认为外储一旦下降到3万亿美元以下,央行继续抛外储保汇率的能力将严重削弱,这与很多综合因素相关,让央行保汇率的难度加大。

央行的日子有点难

未来,央行可采取的稳汇率手段将只剩下加息,但是,楼市经过2015-2017年的上涨之后,房地产企业的负债率不断攀升,去年和今年房地产企业的现金流状况在不断恶化,同时,居民部门的负债率已经达到了高水平,一旦加息,就会对资产价格市场带来很大的压力,这威胁到商业银行的资产状况,出现这种情形,央行的“头”更大,会让央行患得患失。

但即便如此,央行的腿也不必哆嗦,因为还有跳贬(或快速贬值)可供选择,这可能是应对今天局势最优的选择。很多人会对这种抉择一惊一乍,但汇率永远是波动的,没什么稀奇,在这一困难时期,急需要大家给央行送点温暖。

美联储又加息了!6月14日美联储将基准利率上调25个基点。而且,预计今年美联储将至少加息2次,2019年料将加息3次。

近来,由于美元走强,新兴市场上掀起一片暴风骤雨,一些国家外汇节节贬值,不得不加息来保卫货币。中国央行会如何应对?看懂央行的操作,对我们的投资至关重要,笔者今天给大家分析一下。

01

美加息前已掀起一片加息潮

美国今年来数据大好,经济接连好转,失业率屡创新低,新增非农就业岗位持续保持高位。美国国内通货膨胀压力隐现,需要通过加息来管理通胀预期。

此前经济走好,美元上已有明显反应,4月17日之后美元开始急剧升值,此后短短一个半月时间内,美元指数大幅走高6.2%,而2017年全年美元才波动10%左右。

在美元升值另一面,是新兴经济体货币风险爆发,短时间内出现本币大幅贬值,相关国家央行不得不先后上调本国政策利率应对,以缓解大规模资金外流、外汇储备急剧缩水压力。

下图为今年来已经加息的国家,力度颇大:

越来越多的投资者担心,美联储资产负债表正常化让美元上行,给新兴市场带来更多“痛苦”。最近,继印度央行行长高呼美联储与美财政部携手制造“美元荒”,造成新兴市场动荡,并呼吁美联储改变缩表计划之后,新任印度尼西亚央行行长又再次呼吁美联储放慢缩表节奏,考虑其政策对新兴市场的影响。

02

针对美加息中国央行有几种武器

之前美联储加息,中国央行也跟随一些货币动作。自2016年以来,除了2017年6月美联储加息,央行并未跟进以外,历次美联储上调联邦基金目标利率后,央行都上调了MLF等为代表的政策利率予以跟进。SLF、MLF这些代表什么? 猫姐先给大家说说央行调节货币的几种武器。

央行以前有三种常规武器:公开市场业务、存款准备金、再贴现。

三种有何不同?

▌❶最灵活的公开市场业务

公开市场业务中,回购交易我们见得最多,主要包括正回购和逆回购。

逆回购代表货币扩张:当央行从商业银行那里买进债券等时,商业银行手里的钱增加了,经过存款创造机制,他们的存款规模成倍扩张,货币供应量就大了。这就是逆回购。

正回购代表货币减少:当央行卖出债券时,商业银行要付给央行现金,,商业银行货币供应量成倍减少,市场上钱就减少了,这是正回购。

公开市场这些东东央行用起来得心应手,想增加或减少货币,都可以灵活确定。

▌❷温和的再贴现

当商业银行周转不开时,把手里未到期的票据暂时“卖”给央行,这就是再贴现。再贴现这个工具力度比较温和,不会对经济产生猛烈的冲击。

▌❸威猛的存款准备金

这是效果比较强的工具,新闻里我们也见得比较多。商业银行在吸收存款时候必须拿出一定比例的现金存在央行,这个比例被称作法定存款准备金率。有了存款准备金,商业银行创造货币能力就受到限制。存款准备金越高,市场上钱就越紧张;存款准备金越低,市场上钱就越宽松。

以上这些工具都可松可紧,调控货币。

▌值得注意的是,以前中国多年来依靠外汇占款创造基础货币,随着中国国际收支趋于平稳,这种模式受到了挑战。近几年,央行又创新了几种货币工具来创造基础货币。比如,SLO(短期流动性调节工具)、SLF(常备借贷便利)、SLF(中期借贷便利)。

看不懂这些英文没关系,你只要记得这些全都是放水工具就行。

●SLO:本质上市超短期的逆回购,以7天为内短期回购为主。

●SLF:期限为1-3个月。利率水平根据货币政策调控、引导市场利率的需要等综合确定。

●MLF:期限在3个月左右。采取质押方式发放,金融机构提供国债、央行票据、政策性金融债等优质债券作为质押品。

▌除了这些,央行还可以调节利率,那就是加息。这个“息”我们主要是指基准利率,它是利率家族的老大,对其他利率有决定性影响,进而影响全国的资金流动。加息的目的包括减少货币供应、压抑消费、压抑通货膨胀、鼓励存款、减缓市场投机等等,也可作为提升本国货币的间接手段。

加息也会带来一些后果:比如巨额债务利息更多了;企业经营困难会导致更多人失业;房贷成本提高;银行坏账增加等。

03

美联储加息央行会怎么跟?

针对美联储加息,央行已经提前做出了一些反应。令人惊奇的是,央行先释放出宽松的信号:6月6日,央行通过MLF,向市场投放4630亿元,当天向市场净投放2035亿元。

美联储加息后,中国央行会怎么跟,市场一度有些猜想。

●一种观点是:中国央行大概率加息。“降准+加息”或成为央行可选用的有效政策组合选择。 给出原因是央行针对美国加息,随行就市,保持合理的利差水平。另一方面,在基础货币供给量方面,运用降准政策释放资金。

●另一种观点是:中国央行将在公开市场上提高借贷成本,比如上调逆回购、MLF等为代表的货币政策工具操作利率。不过对于市场来说,这样小幅跟随式的提高利率不疼不痒。总而言之,央行后续跟随提高市场利率是明显的趋势。

结果,14日上午9时多,央行发布消息,让市场大跌眼镜:维持公开市场利率不变,今日净投放700亿元。有网友戏称道,“说好的‘佛系’加息呢?”

分析认为,央行此次选择不跟随美联储加息,反而向市场投放货币,显出“维稳”倾向。

央行一边去杠杆,一边投放货币,这种一手松一手紧态度在近年来是绝无仅有的。这反应出对央行对国内各种“坑”左右为难。

●一方面,国内经济基本面面临一定下行压力,4月消费数据略低于预期,出口情况也不乐观,再加上贸易战,出口就更雪上加霜。

●一方面, 企业频现债务违约。在刚刚过去的四个月,全国有16只债券出现违约,涉及金额高逾130亿元。比起往年,密集程度令人瞠目,而这只是冰山一角。2018年迎来公司债的偿还高峰,2018年的偿债规模是2016年以前的4.3倍。 当前中国企业部门杠杆率高达159%。另一方面,地方政府债务也是泰山压顶。

●另一方面,国内房价高企,泡沫明显,房价从一线城市涨到二三线城市,现在四线城市房价也纷纷上万,居民家庭财产中房产占比高达70%。如此疯狂的市场,如果房地产市场发生点什么,令人不敢想象。

加息吧?企业债务压力更大,可以立刻死给你看。地方政府债务这个大窟窿就更不用说了,对经济影响更是负面。 不加息吧?房地产泡沫更加明显,房价可以再涨到天上去。另外资金外流,人民币贬值,如果外逃资金太多,房价下跌,把积蓄投入房地产市场的中国普通民众怎么办?

左右为难的央行明显现在希望达到多个目标,希望确保足够资金为实体经济输血,解决经济放缓的问题,也希望与美国保持稳定的利率差。当企业感到压力时,它必须稍微放松。如果金融业在加杠杆,它就必须再次提高借贷成本。

无疑,央行的操作难度越来越大。

04

对你投资有何影响?

美联储加息,美元更值钱了,人民币和美元汇率差加大,利率调高的美元则升值,人民币相对就要贬值。对于那些一心想套利的资本,会选择什么呢?资本的天性就是逐利,投资者将会把资金转移到收益更高的国家或者将人民币直接转换成美元,这对我们投资市场都会带来影响。

▌❶买房的真的需要谨慎了

今年房地产市场继续火爆,尤其是三四线城市。猫姐想提醒的就是,买房真的要谨慎了。美联储一加息,不管央行跟不跟着加息,在金融市场间提高操作利率是肯定的,也就是说市场利率重心还是在走高的。

今年,美国大概率还有两次加息,明年还有三次加息。未来资金越来越贵,房贷利率也会相应走高,这都将增加购房成本。对于已经买房者来说,还钱压力会更大。还没上车、想要买房的刚需们,房贷更贵了。

另一方面,我们的实体经济并不是想象中那么好,资金越来越贵,对企业来说,经营会更困难,也会给就业带来影响。

这个过程,就像温水煮青蛙一样,正在慢慢进行。如果这个时候还要去高杠杆抢房,就真的不明智了。

▌❷股市也要谨慎

今年以来投资环境的变化在资本市场上已有明显反应,5月以来,A股市场已经在持续调整。

投资者应该怎么办? 当风险的小火车开来时,你该怎么办?猫姐的建议是,最好办法就是让开,现金为王,等待风险过去再一顿操作也不迟。

雪崩虽然是长时间积累的结果,但发生的时候往往是一个极小的触发因素,也许哪怕是一片雪花的落下。而这一刻往往是突然发生、很难预料。

最近,由于美元和石油的上涨,哪怕美元仅仅是刚刚小幅上涨,4从月到目前一个月时间,美元指数从89.5附近刚突破93。

可是,今年以来,美元/阿根廷比索已经上涨了近22%,美元/土耳其里拉升值13%,美元/印度卢比上涨5%,美元/港元持续触碰弱方兑换保证。香港金管局多次出手耗费巨额美元托盘港元,捍卫联系汇率制度。汇丰宣布上调香港美元存款利率由0.001%上调至0.1%,上调幅度达100倍,为9年来首次调整。

阿根廷消耗三分之二外储、一周内第三次上调基准利率,阿根廷央行“绝望式”的1275个基点加息都止不住阿根廷比索断崖式跳水,债券利率飙升。股事:危机的信号,汇丰美元存款利率上调100倍!捂紧自己钱袋子的时候到了!

毫无疑问,美元的持续走强,可能会引发新兴市场资产更长时间,更大规模的抛售:“如果你看现在的美元和美国国债期货市场,空头已经非常多了,类似于2013年时美联储开始缩减QE规模给新兴市场带来的震动。如果美元继续走强,新兴市场将面临更多的痛苦”。

美元刚刚上涨了3.5%左右就有少数国家绷不住了,那么如果美元继续上涨,或者持续大幅上涨会是什么情况呢?毫无疑问,远超次贷危机所引发的全球性金融危机将会爆发,因为次贷危机后近十年的全球性超级大宽松已经积累下足够大、足够多的泡沫了。现在最不缺的就是泡沫,最缺的、以后会更缺的是资金、是流动性、是美元。

宏观经济策略师兼市场历史学家Russell Napier近日表示,随着美元走强,利率将在未来几个月里大幅飙升,从而导致一场全球信贷危机。

美元会不会继续上涨呢?用一个因素就能非常简单的说明。我们看看下面这张图:

这是美联储缩表趋势下的资产负债表曲线,从今年开始,美联储缩表不是渐进的,而是加速度的。这才是真正可怕的刺破泡沫的节奏,绝对不给其他国家泡沫软着陆的时间。

美联储预计今年将缩减资产负债表2280亿美元,而海外的美国国债买家也在撤出,美债只有卖家没有买家,如此大的美债缺口谁来弥补呢?答案是没有。

这样的"净卖出"无疑将使美国利率上升,美元走强、美元荒。而一旦10年期美债收益率触及4%,导致全球“信贷危机”的压力迹象就会凸显出来,接二连三的国家会爆出金融债务危机。

换句话说,全球央行的外汇储备大约有64%流入美元资产,按常规其中一部分流入美债,以目前外汇储备的积累速度,这部分资金远不足以抵消美联储今年2280亿美元的卖出。

美债卖多买少,美债收益率会持续走高,加之美联储的密集加息,美国利率的快速上升,是美元上涨的强大动力。

还有一个因素,就是美国国会预算办公室预计的美国财政赤字接近1万亿美元。这一万亿美元从哪里来?不外乎来自于抛售美元资产。所以,美债收益率的不断走高,美元利率的持续上升是非常确定的趋势,美元的继续上涨也就是大概率的趋势了。

据Napier预计,目前非美国银行的美元贷款约为4.5万亿美元,随着美国利率走高,非美国家和地区将承受越来越大债务陈本压力,这4.5万亿美元的负债将使得新兴市场国家步入危机模式。过去十年吹大的泡沫将逐步步入破灭的节奏,泡沫的破灭意味着危机的爆发。

1994年,格林斯潘执掌的美联储就是在紧缩货币政策下,推高了美元价格和美债收益率,首先是墨西哥爆发了金融危机,之后,一系列新兴市场经济体出现危机。

我们知道,这两年因楼市调控中国的房企转而大量借入美元债,2016年我国外债余额增长了2948亿美元,这其中房企的贡献功不可没。

很多房企负债率都高达80%以上,如果美债收益率不断攀升,美国利率不断上涨,这些美元债务的成本就越来越高,包括房企在内的很多企业就将承受极大的压力,加之楼市和经济的不景气,企业效益下滑,违约的概率就越来越大。资金链的大面积断裂将导致债务危机,将导致楼市的抛售潮。

如果R币一旦开始大幅度扁直,那么这些美元债负债企业就面临更加沉重的债务负担,人民币若扁直,还债成本就越高,债务压力就越大。根据外管局的数据,2017年末,我们的外债余额为17106亿美元,如果美债收益率一旦站上4%,我们债务负担将大大增加。

面对美元上涨给新兴市场国家带来的风险,原美联储副主席Fischer坦言:“这件事(美元上涨引发的危机)发生得比我预想的还要更快一些……一些国家快要陷入困境,不得不采取强力政策。....我的建议是要做好会经历危机的准备。”

国际金融协会(IIF)日前的研究显示,在美元走高、利率上升、贸易纠纷的环境下,中国、乌克兰、阿根廷、南非和土耳其面临的风险最高。

MSCI新兴市场指数自今年1月29日创下历史新高后,该指数目前已下跌超过10%。许多分析师认为,新兴市场风暴还将持续。汇丰银行称,如果十年期美国国债收益率达到3.5%,亚洲新兴经济体的情况可能会变得“非常危险”。

其实,在这轮货币大紧缩周期中,美国也很难独善其身,甚至是全面危机的源头之一,这也是股事一直在说本轮周期是全球性危机的原因。

就如十年前的次贷危机由美国爆发,但是美国成功的把危机大部分转嫁了出去,包括欧洲在内的很多国家的危机程度远超美国,至今很多国家仍然没有走出来。

而这次,如果美国爆发危机,将直接导致全球性危机,这和大国一样,如果大国爆发金融危机,那么必然传导至全球成为全球性大危机。

笔者在这里预计,本轮全球性危机,因为有了大国的出席,将是人类历史上最大的经济金融危机,不排除因此而导致大规模战争冲突的反生。因为无数次历史告诉我们,不可调和的经济利益冲突最终都是以战争形势解决。分久必合,合久必分;和平久了必生乱,大乱之后才有和平。

所以,在美国警告新兴市场的同时,美国新债王认为,从目前的状况来看,2019年美国有可能出现经济衰退。

美国高高在上的股市是最为危险的,21万亿美元的债务也将因利率的走高而处于危险的境地。

我们知道,垃圾债是对危机最为敏感的,垃圾债收益率一旦持续走高,并形成趋势,那么危机就随之而至。

虽然美国垃圾债收益率仍处于低位,但是,如果从美国垃圾债的历史来看,从1988年至今,美国垃圾债市场经历了三个周期。第一个周期历时8年,第二个周期历时9年。本轮垃圾债的信贷周期可能正在接近尾声,目前正处在第三个周期中。但2018年已经是第三个周期中的第11个年头。

目前美国撕毁伊核协议也正是出于这点,搞乱中东,在中东发动代理人战争,推升油价可以提振美国经济,增加税收缓解美国财政赤字和债务压力。

在中东发动代理人战争,将使得全世界的财富因油价的上涨而流向美国和中东,中东的财富又将因战争而被打跑流入美国,所以,美国撕毁伊核协议是必然,发动中东代理战争也是必然。

本轮大棋局是一个全面的博弈过程,双方无论谁发生危机必将累及全世界,引发为全球性危机,美联储加息缩表在给全球和对手制造“麻烦”的同时,也在为自己准备“弹药”,准备应对危机的“弹药”,准备在危机时可以在货币政策上的腾挪空间。

而那些目前不敢、不愿意仍然死扛着不加息保泡沫的国家,在不久将来的危机面前,将是束手无策。而那时,美联储储备充足的“弹药”成为超级“大收购”的保证。

最新数据显示,资本还是加速流出新兴市场,危机在快速逼近家门口。

美林美银EPFR数据显示, 截止5月9日当周,从新兴市场股市与债市流出的资金规模达37亿美元,创一年半以来新高。摩根大通新兴市场债券指数显示,近期新兴市场本币债券收益率涨至6.22%,而新兴市场美元债券指数收益率涨至6.25%。

其中,新兴市场股市基金资金流出量达16亿美元,为今年2月初全球市场抛售潮以来首次出现资金净流出,也是去年八月以来最大撤出规模。

随着美债收益率的走高,已经影响到中国企业的美元垃圾债了。美银美林的一项监测指数显示,截至今年4月,中国企业发行的高收益美元债连跌三个月,创下金融危机年以来最长的连跌纪录。

ICE BofAML指数显示,中国企业的美元垃圾债收益率升至2016年4月以来最高水平,而地区其他美元债券为7.4%。中国垃圾债的平均收益率从7%涨到8%只花了43天,而该收益率从6%涨到7%经过四个多月的时间。如此高的收益率已经非常危险了,要知道我国企业的利润率基本也就是3-5%。

我们不知道那片引发雪崩的雪花在何时降临,但是我们知道它正在快速的逼近,吱呀的断裂声仿佛越来越清晰。

现金为王,资金为王的时代就要来临了......

总之,贸易战的趋势已经很明确了,美国的目的就是要通过各种手段达到缩减中国贸易顺差、打击中国外汇储备、迫使大国进一步开放金融市场、在知识产权领域遏制中国科技进步。至于过程和手段,甚至是做戏都不重要了。

最近几个月笔者一直提醒要高度关注香港市场,关注港币和港股,因为大棋局的焦点时刻日益临近,国际资本可能会先期从香港等外围下手。

港币从去年1月开始,在人民币借美元超贬之机大幅升值一年多的背景下,港币却持续贬值,最近逼近并多次触碰7.85的上限(弱方兑换保证)。香港金管局从4月12日至4月19日,面对港元贬值,香港金管局在8个交易日内出手13次捍卫港元联席汇率制度,共计买入513亿港元“护盘”。金管局总裁陈德霖警告公众“谨慎管理风险,为利率和资产的潜在波动做好准备” 。

香港市场是个相对高度市场化的,港币也是自由兑换的,更接近于实际情况。港币的贬值是在大棋局步入2018年开始的焦点时期,在这期间,美元将结束持续一年半的超贬走势,开始逐步走强,极可能走出一波大幅度升值行情,走出一波“美元通杀之旅”。

其他非美货币很多都会因此承受越来越大压力,逐步开启贬值之旅,而某些人为操控的货币泡沫也将破灭,甚至在焦点时刻出现快速爆扁的走势。

据CME美联储观察显示,美联储6月加息概率从94.3%跃升至95.3%。联储高官预计2018年将加息3次,2019年加息3次,2020年加息2次。支持年内加息4次的官员较去年12月有所增加,与支持加息3次的官员已成势均力敌之势,年内加息4次概率增大。

本周美元指数累计涨幅1.17%,已连涨三周。周五美元指数尾盘涨0.17%,报92.58,一度创今年以来新高至92.92。

美元走强和美联储加息预期增强,使得10年期美债利率今年已经冲破3%关口,美国利率的走高不断扩大着与新兴市场国家的利差,这意味着新兴市场国家债券的价值在不断降低。

这在垃圾债券上率先得到体现。目前离岸市场的中国垃圾级美元债创10年最长连跌,中国垃圾级美元债较美国同类债券收益率溢价创2015年来最高。美银美林一项监测指数显示,截至今年4月,中国企业发行的高收益美元债连跌三个月,创下金融危机年以来最长的连跌纪录。

美联储加息缩表,美元走强,美国和新兴市场国家利差的走高,就意味着资金的不断流出,意味着新兴市场国家的债券的贬值、意味着资产贬值、意味着汇率承压、意味着货币的贬值,意味着资金将不断流出新兴市场国家。当然,也意味着股市风险的临近。

追踪基金动向的EPFR Global公司的数据显示,截至5月2日当周,投资者从新兴市场债券基金撤出了10亿美元资金,为今年2月初全球市场抛售潮以来最大撤出规模,也是16个月以来首次出现连续两周资金净流出。

为缓解资金外流压力,即便去年在美元弱势的背景下,新兴市场美元债券发行量仍然激增,据国际金融协会(IIF)估算,新兴市场去年持有的美元债务达到创纪录的6.3万亿美元,而美元的反弹正使得美元债务的利息支付成本不断攀升。据IIF,今年将有超过9000亿美元新兴市场债券到期,其中土耳其、波兰和阿根廷等国最容易因美元升值而受到冲击。

个别国家已经撑不住了,内忧外患夹击的阿根廷首当其冲,消耗三分之二外储、"绝望式"600个基点加息都止不住阿根廷比索断崖式跳水,债券利率飙升。

5月3日,阿根廷货币再度暴跌8.5%,创2015年12月份该国实现汇率自由浮动以来最大跌幅,阿根廷比索兑美元今年已经累跌了17%。5月4日,阿根廷一周内第三次上调了基准利率,将关键的7天逆回购利率再上调675个基点,从33.25%上调至40%。

随着美元的走强趋势的确立,随着美联储加息,将会有越来越多的人抛售新兴市场资产、货币、债券、股票。在拉美,由于美联储利率的走高,阿根廷、哥伦比亚和乌拉圭的公司终止发行了20亿美元的债务,土耳其里拉持续下挫,波兰兹罗提遭到抛售。

更为明晰的信号是汇丰破天荒的上调利率100倍!5月4日,汇丰宣布即日起上调香港美元存款利率由0.001%上调至0.1%,为9年来首次调整。

次贷危机以来,汇丰首次加息,而且是大幅度加息,意味着香港资本市场的风声鹤唳,意味着资本的流失,债务违约压力的大增,香港楼市也就处于风雨飘摇中了,90年代亚洲金融危机的魅影又一次隐约浮现。

香港是中国市场的窗口,尤其是金融市场的前沿阵地,香港出问题必然牵累内地;港币出问题,必然影响人民币;香港楼市如果崩盘,内地楼市泡沫又何以自处?含有大量内地H股上市公司的港股市场出现大问题,必然殃及A股。这里姑且不说内地市场自身的问题。

BIS指出,去年香港的信贷差距(credit gap)指标——即香港信贷规模与其趋势水平之差扩大40点,为有记录以来最高。该指标用于衡量未来2-3年银行业危机,超过10个点就被视为危险信号。

野村证券亚洲首席策略师Rob Subbaraman在报告中表示,野村预测未来金融危机的模型显示,香港出现了54个金融危机初期的警报灯,比1997年-1998年亚洲金融危机时期还要多。

野村指出,香港私人部门信贷占GDP之比已经高于45%的长期趋势水平,为全球最高,这是典型的泡沫迹象。

目前香港房地产市场的市盈率达到历史新高——19,而1998年亚洲金融危机前夕的峰值也只有14,次贷危机期间香港房价暴跌60%。

摩根大通发布研报警示,用以预测美联储基准利率的工具之一,美国1个月期OIS年末利率远期曲线在走高两年后,出现轻微倒挂。这就意味着在2020年一季度之后,在其他条件不变的情况下,美联储政策利率预期将会下调。

在过去的二十年中,这一征象仅仅发生过三次:1998年,2000年和2005年。这三次之后都发生金融危机:98年爆发东南亚金融危机,2001年互联网泡沫破灭、科技股崩盘,2007年次贷危机。

什么意思呢?就是说按此指标显示美联储将在2020年左右货币政策将出现转向,也就是从加息周期变为降息放水周期。之前笔者文章曾介绍过,美联储之所以要在2020年前两三年之内完成利率正常化,就是为了给将来应对危机腾挪利率空间,为了在危机到来时有救市的利率工具。只有把利率正常化了,才有空间降息应对金融危机。

一句话,这个指标预示着2020年前市场将接近或已经处于经济萧条或金融危机阶段。

这完全符合我们对大棋局节奏的判断:进入2018年之后的2-3年时间,将是大棋局的中盘绞杀阶段,也就是全球性金融危机逐步爆发的阶段,泡沫逐个破灭的时期。目前,焦点时刻在逐步逼近,我们会在切身体会到节奏的加速推进和危机的步步逼近,我们会感受到债务、房地产、货币汇率、资本市场处处寒意渐浓。

索罗斯投资的一家对冲基金Glen Point Capital已经开始开始瞄上新兴市场债市,该基金于3月开始交易。目前该基金正筹集更多资金。

种种迹象表明,国际资本已经开始从大国外围下手了,华尔街大棋局的金融总攻外围战已经开始。让我们密切关注港币,密切关注李嘉诚早已撤离的香港楼市、密切关注港股。

2018年不寻常。开年之际,港币就面临10多年来首次“汇率危机”!

贬值!贬值!贬值!4月12、13日、14日、16日香港金管局连续5次入市干预,共计买入96.64亿港元,可见,货币战争未响,硝烟已起!

一、告急!全球都在卖空港元?

>>>>>>> 港元走弱的时代背景

既然大家都知道,港元汇率跟美元挂钩,那么为啥美元加息,港元反而会走弱呢?

虽然香港的官方基准利率紧盯美国,但是美元的市场化利率要远远高于美联储的联邦基准利率,同时由于香港银行体系充裕的流动性,使得香港HIBOR利率一直偏低,港币和美元的利差因此被不断扩大。

利差变大,就会导致套利交易的存在。

港元对美元汇率,7.85是一个临界点。2005年以来,港币与美元的官方汇率是区间调控的,区间设定在7.75-7.85。

1、设定7.75为强方兑换保证,当港币涨破7.75,香港金管局会卖出港元,买入美元;

2、设定7.85为弱方兑换保证,当港币跌破7.85,香港当局会买入港元,卖出美元。

开年以来,港元对美元汇率逼近7.85,算上今天,香港金管局已经5度入手买入港元,维稳汇率了。

具体套利是怎么操作呢?可看下图↓ ↓(来自工银国际研报)

在这样的情形下,交易员就可以借助低Hibor借款,卖空港币买入美元,投资收益更高的美元资产。

以1个月的HIBOR和LIBOR的利率走势之差来看,两者利差从2018年初的0.37%大幅上升至4月的1.04%。

二、全球缩表,请看好你的钱袋子

大家可以这么粗浅理解:缩表=货币抽水,就是回收过去超发的基础货币。

难道,新的一场货币危机要来临了吗?对老百姓的影响是什么?

图:香港过去10年基础货币供给情况

货币危机?不存在的。

港元走弱,是有其时代背景的。

全球都步入紧缩的时代,香港也不能免俗啊,反而是为香港金管局收回过去十年超发货币提供了条件。 对于大部分老百姓来说,喜忧参半吧。

喜的是,去香港血拼更划算了(是的,五一要来了!),

忧的是,对有房贷、车贷的人来说,在加息背景下,债务利息成本就要变高了。

纵观全球的局势,全球流动性收紧、美国税改叠加贸易保护主义抬头,未来大家的日子将不太好过。

典型的影响就是未来避险资产价格上涨(如黄金),风险资产的价格下跌。

美联储加息后,3月22日,香港金管局跟随上调隔夜基准利率25个基点,至2.0%。可是我们看到的是港币兑美元的持续贬值,港币在去年全年至今,从最低7.75130贬值到现在的最低7.84946,创下了港币对美元的三十三年新低。

这是什么概念呢?我们先来说说香港的货币制度——联系汇率制。

联系汇率制度

联系汇率就是固定汇率制度,也就是港币已基本固定的汇率盯住美元。香港于1983年10月17日起实行联系汇率制,三大发钞银行一律以1美元兑换7.8港元的比价,事先向外汇基金缴纳美元,换取等值的港元“负债证明书”后,才增发港元现钞。同时政府亦承诺港元现钞从流通中回流后,发钞银行同样可以用该比价兑回美元。

也就是说一个港币的背后都有等值美元做背书。再换句话说,就是港币其实某种意义上就是小美元,香港当局已经完全失去了自己的货币政策,自己的货币政策完全跟随美联储,美联储今天加息,香港金管局就得同时跟随等值加息。

香港联系汇率制还有一项制度,就是当港币升值至7.75时,当局就会干预汇率抛出港币买回美元(强方兑换保证),当港币贬值至下限7.85时,货币当局就同样会反向操作买入港币抛出美元(弱方兑换保证)。

目前香港外慧础备是4435亿美元,是相当于香港流通货币7倍多,或港元货币供应M3约48%。按理,香港有足够实力确保联系汇率制度。可实际情况却是港币兑美元已经贬值逼近了下限,这意味着什么呢?为什么香港跟随美联储加息而港币仍然持续贬值呢?

香港经济状况相对稳定,没有什么特别大的变化和巨变的趋势。经济基本面不是港币贬值的原因。

港币贬值的表面和根本原因

目前看导致港币对美元贬值的表面直原因是香港市场和美国市场的实际利差的扩大。但港币贬值的真实原因是美联储加息,是美元荒所导致的!!!

美联储已经开始了持续高强度加息和缩表,以及美国税改的落地导致美国海外资金汇回美国,再加上最近美国国债发行数量增加,这些都将从世界各地抽取流动性。

美元LIBOR利率去年12月以来加速上升,目前已经达到2008年年底以来的新高,全球市场的流动性将会越来越紧张,LIBOR利率创新高就是最直接的反映。

这就是笔者去年不断提醒的全球资本流动大逆转,由过去9年的超级大宽松逐步变为大紧缩,美元从过去几次量化宽松而不断流入世界各地,转变为不断不断流出非美国家,美联储的紧缩政策和税改正在从全球抽取美元流动性,美元荒已经到来,今后更将随着美联储持续加息和不断加码的缩表会更加严重。

美联储加息缩表,美元荒、美元流动性趋紧,导致LIBOR(美国借贷成本——伦敦银行同业拆借利率(Libor))利率不断创新高。

可是自08年金融危机后,大量的国际资本流入香港,大陆资本有大量流入香港,导致了香港市场保持着充足的流动性。香港基础货币中的总结余规模一项是可以反映香港市场流动性程度的数据,该数据从危机前的13亿港币,快速攀升到目前的2595亿港币,累计上涨近200倍。

流动性宽松的大环境使得Hibor利率一直处于较低水平。充足的流动性使得香港金融机构可以低成本从市场借到资金而不需要通过金管局借贷,这导致了金管局的跟随美联储上调利率失效,也就是说,香港官方基础利率是贴现窗利率,是为了在银行间资金紧张时为金融机构提供流动性支持,目前香港贴现窗利率是2.0%,而市场短期拆借利率普遍不到1%。

金融机构都会以更低利率从市场上借钱而不会去找金管局,所以,香港基础利率再怎么跟随美联储加息也没用,市场利率并没有跟随香港金管局的上调利率而走高。

LIBOR利率不断走高,而香港HIBOR利率自去年12月以来,反而在不断走低,这导致了LIBOR香港银行同业拆放利率(HIBOR)的利差不断扩大。LIBOR和HIBOR的息差,已经扩大到了2008年年初以来的新高。

由于LIBOR和HIBOR息差,市场交易员就不断借入低利率的港币买入高收益的美元,港元的抛售压力就越来越大,不断贬值。

LIBOR和HIBOR利差创出08年以来的最大息差,港币也走出了33年新低。

我们要关注的问题并不是什么联系汇率制度,而是港币对美元不断贬值会对资本市场、房地产市场造成什么影响,进而对内地资本市场、房地产市场造成什么影响。

在港币贬值就要触及联系汇率制度的下限7.85弱方兑换保证水平之时,香港金管局必然会出手干预汇市,抛售美元购买港元,捍卫港币。

如此,香港市场的实际利率必然走高,没有了廉价的资金,实际利率的走高将给高高在上的香港楼市巨大的压力。香港超过九成的抵押贷款,与HIBOR利率挂钩,而这些抵押贷款大多数在房地产业。中短期利率走高对香港楼市的冲击是巨大的,对给房地产市场提供贷款的银行的冲击也是巨大的。

今年1月,香港私人住宅售价指数同比增长15%,连升22个月再创历史新高。国际清算银行(BIS)在3月的季度报告中特别警示了香港因房价的攀升而造成的信贷风险。

调查机构Demographia此前发布的年度国际房价负担能力报告中,香港被评为房价最难负担的城市之首。

同时,实力利率的走高也会暴露出金融市场隐藏的杠杆,而这也是一个重要的风险点。

实际利率走高对港股也形成压力,为维护港币,香港政府必然收紧流动性,这对因充足的流动性而一直走强的港股形成重大利空。香港经济在很大程度上房地产占了极大的比重,而香港楼市的趋势也对港股施压。

2017年,恒生指数全年累计上涨36%,地产板块上涨38%。地产板块如果下跌,港股难逃走熊的命运。

而内地红筹股、地产股也是港股的重要成分。如果香港股市、楼市出现问题,那么,必然会影响到内地。我们知道,深圳楼市的上涨一定程度上是受香港楼市的影响,比价效应明显,如果香港楼价大幅下跌,内地一线楼市也将受到影响,而香港H股因香港股市而下跌,内地A股同样会受到影响。

去年香港股市中的内地房企股恒大上涨458%、融创上涨402%、碧桂园累涨243%、万科上涨76%。如果这些股票大幅度下跌,在A股也必然同步下跌,A股将受到拖累。

总而言之,目前港元对美元创出33新高,将迫使港府为捍卫联系汇率制度、捍卫港币而收紧流动性,会导致市场利率走高,这对香港及内地的资产泡沫形成巨大压力,这也是刺破某国资产泡沫的因素之一。

BIS指出,去年香港的信贷差距(credit gap)指标——即香港信贷规模与其趋势水平之差扩大40点,为有记录以来最高。该指标用于衡量未来2-3年银行业危机,超过10个点就被视为危险信号。

野村证券亚洲首席策略师Rob Subbaraman在报告中表示,野村预测未来金融危机的模型显示,香港出现了54个金融危机初期的警报灯,比1997年-1998年亚洲金融危机时期还要多。

野村指出,香港私人部门信贷占GDP之比已经高于45%的长期趋势水平,为全球最高,这是典型的泡沫迹象。

总而言之,由于美联储开启了紧缩大周期,加息缩表以及美国税改,导致很多非美国家美元荒,美元利率走高;而香港市场目前仍处于流动性相对充足,市场实际利率并没有跟随美联储和香港金管局加息而走高,LIBOR和HIBOR利差不断扩大;

利用利差、通过加杠杆套利导致港元不断贬值,即将触碰底线;而港府干预港币汇率、捍卫港币必然导致香港实际利率走高。这对香港和内地资本市场、房地产市场都形成冲击和挤压,港币的贬值将会是刺破泡沫的因素之一。

因为蝴蝶翅膀的煽动有可能引发海啸,对港币的走向我们要高度关注。对此高度关注的一个重要原因是目前大棋局已经到了最关键的时期,香港也必然会是国际资本对大国发动金融总攻的一个点,一个重要的点......

历史总是能给我们折射特别多的东西,特别是各种惨烈的事件,我们总能够从中咀嚼出各种滋味。

加载中...